三是坚持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区域块状经济,进一步凸现了“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竞争优势。各地大力培育区域块状经济,兴办各类商品交易市场,通过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市场,解决了民营企业商品流通和资源配置问题,并依托各类市场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块状经济,形成了企业的集聚效应,构成了浙江民营经济、专业市场和区域块状经济三位一体的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2008年我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331家,全年实现交易总额9794.2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达到 585家,均居全国首位。同时,全省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全省共有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601个,总产出占全省工业的64%。在规模以上30个制造行业中,我省销售收入占全国同行业比重10%以上的有18个。 四是坚持技术创新,强化技术改造与产品开发、结构优化、规模扩张的联结,走出了以科技带动大提高大发展的新路子。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大手笔的技改投入,加快高科技和高学历人才引进,成了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特点,科技成为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推力器。各地注重从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把发展第一生产力摆到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出台激励政策,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把技术改造与产品开发、结构优化、规模扩张结合起来,各级加大技改投入,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攀亲结缘,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步伐。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纷纷建立了科研所、技术开发中心、产品设计院。 五是坚持服务创新,加强引导扶持和教育管理,着力营造大投入、大开放、大发展的社会环境。党委政府十分注重党的基本路线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的宣传,以促使民营企业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放手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在民营企业和业主中持续开展“双思”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开拓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走注重信誉、文明经营、诚实劳动、恪守职业道德、公平竞争、优质服务的道路。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大力培植民企健康发展的信用体系和秩序支撑体系,使浙江民企在国际一体化的崭新平台下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近年来,我省经济进入转型、转轨、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去年以来,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民营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和外贸业遭遇严重挑战。各地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把保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应对。随着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我省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最新态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企业总量保持增长,新设企业基本为民营企业。到今年9月底,全省在册企业71.7万户,同比增长5.49%,其中,民营企业同比增长5.97%,私营企业同比增长7.96%。新设企业总数 74616家,在2007、2008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后同比增长6.91%,尤其是6月份以来连续四个月同比增幅达10个百分点以上,9月份达 38.15%,新设民营企业占新设企业总数的97.09%。 2、制造业止跌复苏,增速逐月递增。到9月底,全省制造业新设企业总量为2.14万家,在连续两年同比负增长后开始出现正增长。其中,制造业新设民营企业自6月份以来,同比月增长平均达30个百分点。 3、行业结构趋向合理,第三产业增势良好。在三次产业中,三产比重稳步提升,产业、行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从全省企业总数来看,第三产业分布为 51.42%。其中,民营企业三产分布为52.11%,从新设看,民营企业中三产的占比高达67.67%,比2008年9月、 2007年9月分别高 3.15个百分点、7.77个百分点。 4、企业规模不断攀升,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到9月底,全省新设内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同比增长 89.55%,而2008年9月底为负增长34.03%,注册资本的98.47%为民营企业所投。从注册资本规模看,新设民营企业中注册资本规模在100 万元以上的企业1.9万家,占29.36%,与2008年9月相比,占比增加2.09个百分点。 |